红色记忆:周秋连到北京 颐和园参观学习
时代中国网北京消息周秋连、周依依报道: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之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太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倡导传承红色记忆活动:征集红色传家宝故事、创作手绘红色地图、翻唱经典红歌,让党史故事焕发新活力。家中勋章、老照片等承载红色记忆的物件及故事,以图文或短视频呈现。邀请全民翻唱红色经典歌曲,支持独唱、合唱等形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这份记忆早已深深镌刻在全体中国人民心间。
“八一”前夕。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人物频道副主任,原时代中国网市场调查网总编、原人民代表报湖南中心副主任、资深传媒人士,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周秋连、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先烈精神,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2025年7月30日带领从广东东莞过来的孙子孙女专程从北京丰台坐公交车来到北京市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参观学习。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了给他妈孝圣皇后建的。占地290多公顷!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了。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又重新修了,改名叫颐和园,历经英法联军焚毁与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的沧桑,最终成为晚清皇家避暑理政的“夏宫”,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
颐和园,其以昆明湖、万寿山为骨架,融合江南园林的婉约与北方皇家的大气,形成“一池三山”的经典布局。
一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片波光粼粼的昆明湖。这昆明湖,可是颐和园的灵魂所在!湖面宽广占全园四分之三,水波荡漾,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树,冬季残冰渐消时冰水交融如画,夏季碧波倒映佛香阁,泛舟湖上可感受“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一座横跨昆明湖的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因有17个桥洞而名,桥身上还雕刻着544只形态各异的,石雕艺术巅峰之作的石狮子呢!冬至前后,落日余晖穿透桥洞形成的“金光穿洞”奇观,堪称摄影绝景美极了。
万寿山可是颐和园的脊梁!山势雄伟,绿树成荫,登上山顶,整个颐和园的美景都能尽收眼底。在万寿山上有一座佛香阁。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排云殿、宝云阁等等,都充满了皇家气派。佛香阁高耸入云,金碧辉煌,站在上面,感觉离天都那么近!夜间亮灯时更显金碧辉煌。
颐和园有世界上最长的彩绘画廊,长达728米的长廊,以273间廊柱串联,每根横槛均绘有苏式彩画,涵盖山水、花鸟、典故等题材,1400余幅无一重复。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艺术长廊。
后湖沿岸的苏州街,仿照江南市集建造,商铺、水道、拱桥错落有致,重现乾隆帝下江南时的市井风情。
还有颐和园的戏楼瑰宝德和园。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颐和园的文物宝库文昌院等古建。
漫步颐和园,穿越皇家园林的千年风华,无论是初访精华线,还是夜游浪漫线。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无论是初春残冰消融的昆明湖,还是夜幕下流光溢彩的佛香阁,这座皇家园林总能用不同姿态惊艳时光。
穿越长廊画廊、登临佛香阁仙境、解密十七孔桥奥秘。北京颐和园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更承载着三千年帝都的盛世记忆。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真的是个值得您反复探访的地方!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呢!
上一篇 : 红色记忆:周秋连到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景区参观学习
下一篇:红色记忆:周秋连到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党徽广场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