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林伯渠故居:镌刻在时光里的革命丰碑
时代中国网湖南消息雷冰冰、周秋连报道: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抚今追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努力奋斗,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艰苦奋斗,从百年前饱受欺凌屈辱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历经磨难,始终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能力和力量。
国家强大了,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和努力付出的结果。放眼当下,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决拥护共产党,响应党的各项政策和适应科学发展,靠勤奋努力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现在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忆苦思甜,许多老百姓聊天都会聊起以前为解放革命牺牲的先烈们,人们都说没有那些革命烈士们付出,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过。
6月28日七一建党节前夕,我以市场调查网等新闻媒体主编身份,随常德桃源县双溪口魏老师组织的三十余位村民去临澧林伯渠故居参观。
我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探访林老幼时成长的故居之旅。一路上,我们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充满了好奇与敬仰,想象着他生活过的地方,能触摸到怎样的历史温度。
当林伯渠故居映入眼帘时,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故居是典型的晚清建筑风格,青瓦白墙,飞檐斗拱。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古朴而厚重的气息。我和村民们依次踏入故居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走进了林伯渠波澜壮阔的一生。
林伯渠(1886年3月2
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等并称延安五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林伯渠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林伯渠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伟大斗争在有关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故居内和陈列馆内陈列着林伯渠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遗物等珍贵文物。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个历史瞬间,每一封书信都饱含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品和陈旧的衣物面前,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走近一间狭小的书房,里面摆放着林伯渠曾经用过的书桌和书架。桌上的笔墨纸砚虽已陈旧, 但似乎还残留着他当年奋笔疾书的痕迹,我仿佛看到了林伯渠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殚精竭虑。
林伯渠故居现有林伯渠父母居室、夫人伍崇贤女士居室、伯父母居室及弟媳居室,还有其父书房、私塾学堂、上堂、中堂、下堂、厢房和厨房餐厅、仓屋间等,(因篇幅有限,简略传图)
林伯渠故居依山而建,门临池塘,为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布局。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故居“诗礼传家”气息浓厚。上堂屋高悬“九牧世第”“功昭德永”匾牌。两侧悬挂的对联:“尔室有青天,只此一片冰心,夜夜焚香盟上帝;群黎皆赤子,惟余满腔热血,时时洒泪到吾民”,林氏家长时刻告诫子孙后代为官要清正为民。
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故居门前还有一棵腰围约四米左右的千年古柏屹立于晒场中央。
林伯渠故居,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等荣誉称号。
2013年3月5日,林伯渠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人参观完故居便鱼贯而出,只剩我独自仍在各屋子间行走。恍惚间,我似乎听到有书房朗朗的读书声,亦或是低沉的交谈声,让我不忍不舍离去……
走出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林老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个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在故居屋外坪里与乡亲们汇合,阴沉的天空忽然飘下细雨,我带着大伙冒雨去林伯渠铜像广场参观。
林伯渠的铜像庄严的矗立在绿树环绕的广场中央,铜像高5米,林老身穿中山装,手拄拐杖,戴着眼镜,双目慈祥而深情的注视着远方。这座铜像,象征着林伯渠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
林伯渠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在延安时期,就曾发起成立“怀安诗社”,林老在文学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陈毅对他诗词的评价是“情高韵美,可以传世” 。在艰苦的革命时期,林伯渠把诗词作为推动统一战线、发扬斗争精神的武器。他倡议组织的“怀安诗社”,和许多党外人士相互酬唱,共同创作了大量讴歌中国共产党、赞扬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斗争业绩的光辉诗篇。1945年,他在《六十自寿》中写道:我惭祖逖着先鞭,视息人间六十年。不惯装腔作样子,相从奋斗赞时贤。握筹愧乏治平策,励志惟存马列篇。战胜层冰与烈日,春风送暖入乌延。
林老回顾自己的革命生涯,他深切感到是马列经典,让他不惧艰险,永葆革命的青春。他在诗中写道: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波涛万顷望无极,稳掌南针总向前。
林伯渠的座右铭是:“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一生行动的指导原则。
我们这次参观林伯渠故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我将永远铭记这些历史,永远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我相信,林老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以这些伟大的革命先辈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缅怀林伯渠》
林老高风映碧空,毕生为国展豪雄。
长征路上坚如铁,建设途中志若鸿。
窑洞灯前谋善策,边区陌上绘新容。
今朝华夏繁荣日,长忆先贤念未穷。
上一篇 : 周秋连应邀出席孙思邈诞辰1484周年在丰台药王庙的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